全方位服務黨政理論建設,服務黨建智慧化建設
跳出市場短期波動,立足產業長期趨勢,以創新引領供給,不斷增強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配性...
跳出市場短期波動,立足產業長期趨勢,以創新引領供給,不斷增強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配性,企業才能在破舊立新中提升競爭力,行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的增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身邊小事印證了制造業高端化的緊迫性。最近,身邊不少朋友跟筆者反饋,自己已經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沒有購買新手機了。消費者換機頻率下降體現在供給側,是手機產品出貨量的明顯下滑。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達到1.75億部,同比下降22.9%。
拉長時間看,不難發現中國手機產業已承壓許久。近年來我國手機行業由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整體增速放緩,再加上今年以來,市場需求收縮疊加產業供給沖擊,不少手機廠商面臨訂單減少和庫存增加的壓力,一些一線品牌紛紛下調年度銷售目標。“年輕人為什么不換手機”,是手機產業的一道新課題。
按理說,年輕人是更新手機最頻繁的人群。有關調查報告顯示,當下年輕人不愿意換手機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近年來手機少有變革式創新,顛覆性的新鮮感越來越少,如果手機更新換代只是屏幕大小、像素清晰度等性能變化,很難滿足年輕人的個性化需求。
說到底,即便身處新賽道,企業也只有通過持續創新供給,創造更多新體驗,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
回望手機業發展歷程,從國外手機一枝獨秀到國產手機迅速崛起,從低端機占據市場到高端機羽翼漸豐,過去十年,我國智能手機全面普及,產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我國手機正是在不斷推陳出新中壯大。以今年以來持續熱銷的折疊屏手機為例,盡管單機價格不菲,但今年第三季度,我國折疊屏手機產品單季出貨量超過100萬部,同比增幅約246%,創有史以來最大單季出貨量,成為向中高端轉型的重要抓手。
讓市場持續升溫,首先要保持企業創新的熱度。從芯片、攝影、充電、系統、產品形態等多維度創新設計、優化體驗,我國手機產業需要研發投入的短板不少。小米與徠卡達成全球影像戰略合作關系,從光學、成像、圖像處理等環節提升手機影像品質;歐珀(OPPO)投入跨終端生態系統的建設中,致力于從底層技術尋求突破,為用戶提供互聯互通的服務體驗……凡此種種,既為企業實現增長拓展了新思路,也不斷突破手機業的天花板。跳出市場短期波動,立足產業長期趨勢,以創新引領供給,不斷增強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配性,企業才能在破舊立新中提升競爭力,行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的增長。
順應轉型升級的產業趨勢,抓住消費升級的發展機遇,不斷以需求牽引供給創新、以供給創造全新需求,我國手機業依然前景光明、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