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ndisi"><ins id="ndisi"></ins></wbr>
      <wbr id="ndisi"><input id="ndisi"></input></wbr>
      <wbr id="ndisi"><ins id="ndisi"><table id="ndisi"></table></ins></wbr>
        <wbr id="ndisi"><ins id="ndisi"></ins></wbr>
            聲明:本網系政務類網站,所登載及轉載的文章圖片等全部信息僅供學習之用,非商用。收藏本站網站地圖 -人員查詢
            手機版 微信

            微信掃一掃,資訊看不斷

            分享
            用上智能技術 優化民生服務
            就醫流程大為簡化、老人健康有效呵護、學習效果數據呈現
            時間:2021-03-30 09:43:04   作者: 黃曉慧 孫 超 洪秋婷

             核心閱讀

            優化民生服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隨著智能服務在就醫、養老、教育等領域逐步普及,不少百姓受益。就醫掛號不用排隊、看病費用一鍵付清;老年人健康狀況實時監測、電子護理方便隨時查閱;學生學習情況能形成數據報告,方便教師因材施教,還有多地課堂實時互動、教育資源同步共享……

            更便捷——

            就醫掛號不排隊

            看病費用一鍵付

            “一鍵掛號,一鍵付費,再也不用排長隊。”去年129日,在??谑腥嗣襻t院,72歲的??谑忻耜愊壬?,用手機掃碼支付了108元,拿到了30支胰島素注射劑。

            陳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每月初都需要到醫院掛號取藥。以前,陳先生得早早到醫院排隊掛號,拿著醫生開的處方單,又得到醫院的“醫保審核結算”窗口排隊審核,然后再到繳費處排隊交費,最后再到藥房取藥。“一來二去,怎么都得折騰一上午。”

            為陳先生解憂的還是背后一朵朵智慧“信息云”。第一朵“云”是“椰城市民云”。通過這個APP的專門板塊“醫療健康”,陳先生可以實時了解全市每家醫院的預約情況、平均就診時間、剩余的號源、科室床位情況等,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醫院就診。掛號預約后,按約定時間就醫即可,而且在APP上就能實時查詢就診報告及診療記錄。

            第二朵“云”是??谑腥嗣襻t院信息管理處專門針對慢病患者就醫的流程改造。為了減少醫院門診人群聚集排隊,信息管理處打通了醫生電子處方和醫保報銷系統的連接,實現慢病藥品線上支付。在醫生開的處方單上,有一個二維碼,掃碼后,手機上會清晰地顯示出自動列入慢病藥品的自費部分和醫保報銷部分,一目了然。“系統能精準識別出符合醫保報銷規定的慢病患者,省去了一單單慢病藥品的醫保審核環節。”信息管理處工作人員曾凡說。

            眼下,??谑腥嗣襻t院正在建設5G+VR”探視,目前兩臺設備已經到位,將安裝在呼吸重癥科,“家屬探視重癥病人,在病房外通過穿戴VR設備,就可以實現隔離探視。”信息管理處負責人陳小恩表示,甚至以后家屬可以租用VR設備,在有5G基站的地方就可以實現遠程VR探視。

            不僅如此,在偏遠的鄉鎮,農村居民同樣能享受到“信息云”帶來的便利。龍華區新坡鎮衛生院的智慧小屋設有健康亭,老百姓刷身份證就能免費自助進行身高體重、血糖血壓、心電、血氧等方面的測量。同時,該衛生院還搭建了??谑泄强坪吞悄虿♂t院影像、心電中心,發展遠程醫療。

            更及時——

            老人健康有監測

            電子護理方便查

            “收到預警,9202房間周桂英老人離床超過15分鐘還沒回去!”223日凌晨245分,長沙市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護理人員趙菊陽手機上的智能看護系統,出現了一條預警信息。她急忙趕往房間查看,發現周桂英老人已經倒在浴室門口的地板上,雖然意識仍清醒,但始終爬不起來。

            趙菊陽確認老人基本沒有大礙后,慢慢將老人扶回床上。這時,養老院的醫護人員也已經趕到,對老人進行了基本體檢,發現老人血壓較高后,及時進行了醫療處置。“雖然沒有大礙,但是老人最怕冬天突然摔倒,離床預警真的幫了大忙。”趙菊陽說。

            “這種戴在心臟部位的智能睡眠監測帶,不僅可以實時監測老人的睡眠質量、查看心跳和血壓等指標,還有離床監測功能。我們把預警時間設定為15分鐘,使用一年多來,已經多次成功預警。”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院長張蘭說,根據中心目前的人員配備,護理人員對失能老人每隔一小時巡查一次,對自理老人的巡查時間間隔為兩小時。“這個密度在同類養老院中已處于較高水平,但是畢竟還有不足,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正好可以進一步彌補巡查間隙的漏洞。”

            除了智能睡眠監測帶,養老院還為老人配備了健康手環。“基礎功能是心率、活動量等數據,這些都可以傳送到后臺供管理人員參考。如果愿意額外再付些錢,手環還可以解鎖更多監測功能,并接入后臺專家庫,醫生可以進一步為老人提供健康建議。”張蘭說,因為使用成本原因,進階功能的普及率還比較低,但后續隨著應用范圍的擴大,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普及率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走在社會福利中心的走廊,每個自理老人的病房門口,都比過去多了一個電子屏幕。護理人員每次進行護理后,都在這一屏幕上進行記錄,屏幕成了電子護理手冊。電子護理手冊解決了過去紙質記錄本的記錄難以查詢、調閱,也難以和病人家屬進行信息共享的問題。

            更均衡——

            學習效果有報告

            教育資源能共享

            “請同學們拿出iPad,我們進行本課過關測試。”不一會兒,5道類型各異、難度不同的選擇題被推送到同學們的平板電腦上。“兩分鐘過去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作答情況。”很快,學生的答案分析結果出來了,顯示第三題錯誤率較高,老師馬上分析原因,重點講解,接著還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布置不同難度的課后練習。這是廣州市白云區方圓實驗小學智慧課堂的一幕:通過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練習情況以及課后作業情況等數據報告,教師可以調整課堂教學策略,實現因材施教。

            白云區從2018年起,按照“研究一代、示范一代、應用一代、普及一代”的創新引領,整體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智慧教學已進入新常態,智慧課堂開班數超400個。“精準化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益都得到極大提升,各項成績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中考、高考成績提升效果明顯。”白云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面有請遠端的同學把作品拍下來,分享到屏幕上,我們來比一比兩邊的同學誰的作品更有創意,好不好?”在白云區平沙培英學校的課堂上,通過常態化錄播設備,平沙培英學校的學生能夠和貴州平塘縣塘邊中學的學生進行互動教學,他們不僅能夠在屏幕里看到彼此,還可以在教學一體機上同享一份課件、同做一個實驗、同玩一個游戲,在交流與互動中碰撞思想、收獲快樂。這種方式,不僅調動了兩地孩子的學習熱情,也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傳遞得更遠,大大延伸了教育的時空。

            20209月,白云區部署建設“三個課堂”應用管理平臺,一個月時間,全區已有169所學校開通,加入教師1.1萬人。通過多維度的互動,將單一的音視頻互動融入了更多維度的教學元素,將優質資源輻射至廣東清遠、貴州等地,通過名校課堂、名師課堂和專遞課堂的開展,形成了多區域、跨校區和各學科智慧教研的新常態,逐步促進區域教育均衡。

              京ICP備13015832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6337號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版權 聲明 人員查詢
            67|94成人网站
              <wbr id="ndisi"><ins id="ndisi"></ins></wbr>
                <wbr id="ndisi"><input id="ndisi"></input></wbr>
                <wbr id="ndisi"><ins id="ndisi"><table id="ndisi"></table></ins></wbr>
                  <wbr id="ndisi"><ins id="ndisi"></ins></w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