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政北太平莊宿舍大院子弟中冒出了兩個拔尖人才:一個是《苦難輝煌》的作者、著名軍事專家金一南;一個是當代童話大王鄭淵潔。金一南父親金如柏少將,老紅軍,總政高等軍事法院院長,母親鄭織文,高等軍事法院辦公室主任,河南開封人,出身于官宦門弟、書香世家,1939年投奔延安參加革命。六十年代,金一南家原先住東城小雅寶胡同,文革中金如柏被打成賀龍死黨隔離審查,鄭織文帶著孩子搬進了總政北太平莊宿舍大院9號樓,和我們家同住一棟樓。他們家在一單元,我們家在五單元。在那段日子里,吳國苓曾與鄭織文有段交往,多次去過她家,直到我們下到68軍,鄭織文還與吳國苓通訊聯系。那時鄭織文帶著三個孩子,還有保姆共五口,擠住在北太平莊宿舍9號樓一套二居室的單元房里??蓜e小看這狹窄蝸居二居室,1973年的一天就是在這里五位老將軍:秦基偉、廖漢生、黃新廷、李成芳、金如柏在這里聚會,慶祝他們大難不死,獲得新生。那時,秦基偉、廖漢生、黃新廷、李成芳剛解放出來,連個家都沒有,都住在總參招待所,只有金如柏可能因為鄭織文的關系,才保留著這個難得的二居室。金家六個孩子,前三個生的是女兒,后三個生的是男孩,金一南是老五。大女兒金一平文革前就上哈軍工,二女兒金一宏文革中在二炮學醫,所以她倆在文革中沒受到沖擊。下邊的弟妹們就沒那么幸運了。69年總政機關孩子稍大些的都送部隊當兵去了,金家孩子因父親受賀龍牽連,連兵都當不成。三女兒金一濤下放到內蒙生產建設兵團,老四即大兒子金一明到陜西延安地區宜川縣一個偏遠的山村插隊;老五金一南作為“可教育子女”分到一個街道小廠,當了一名燒阿司匹林藥片瓶子的徒工。兩個手的拇指、食指、中指,6個指頭尖都被燙得發白。直到現在,他從蒸鍋里端滾燙的飯碗,一點感覺也沒有。那時,老六金一偉還上小學,呆在家里。直到1972年金如柏恢復工作,老三老四老五老六才有機會當了兵。金一南開始在北京軍區當通信兵,1984年,金如柏去世,組織上照顧,32歲的金一南被調回北京,分配到國防大學圖書館工作。
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克特第一次到中國國防大學訪問。校長邢世忠親自召集會議,研究怎么接待這位美國將軍。金一南也被叫來了。他當時的身份是圖書館情報室主任。會上,幾乎所有的同志都在講中美關系的原則和對于一些國際問題的表態口徑等,金一南坐在角落里,一言不發。別人都講完了,邢校長環視會場,說:“喂,圖書館的金一南同志,你還有什么要說的?”金一南似乎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我想給大家補充幾個材料。第一個是切爾克特近期在美軍刊物上發表的幾篇文章……”
校長一聽就睜大了眼睛:“慢慢慢,你慢點講!”金一南不慌不忙,揚起手里的一頁紙:“這是我從互聯網上下載的切爾克特近期發表的幾篇文章,題目和觀點都在上邊。”隨后,金一南給大家講了切爾克特的經歷:他當過美軍陸軍參謀長的發言人,不是一般的撰寫文稿的角色,而相當于辦公室主任;他在海灣戰爭時是美軍參聯會主席鮑威爾的作戰處長;他是海灣戰爭期間最早知道下達戰爭命令的4個人之一——美國總統布什、參聯會主席鮑威爾、前線總指揮施瓦茨科普夫,還有一個就是切爾克特。舉座大驚!最后,金一南居然還給大家提供了一幅從網上下載的切爾克特照片。此前,滿屋子人連切爾克特長什么樣還不知道呢!
校長摘下老花鏡,很專注地上下打量一番金一南,最后說:“金一南,下午2點之前,你把所有的材料放在我的辦公室!”那天,切爾克特來國防大學訪問,剛進大廳,幻燈機“啪”就把他的肖像打在銀幕上。切爾克特只看了一眼,就愣在那里——這說明,中國國防大學對他很了解。
接待切爾克特來訪,讓金一南沉寂多年的人生驟然出現一抹朝霞。一時間,好幾個教研室都想把金一南調去,官司一直打到校領導那里。剛進國防大學到處沒人要的金一南一下子成了“香餑餑”。這一年他46歲,被破格晉升國防大學副教授。
?
金一南只有初中學歷,他完全是靠自學成才,正如他的自白:“我并不比別人聰明,只比別人執著!”他的專著《苦難輝煌》出版后出乎意料地火了。新聞出版總署推薦說:本書視野開闊、思路新穎、文筆生動,運用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資料,在許多重大事件上做了獨特的解讀和分析,對于加深人們對中國革命艱巨性、復雜性的認識,激勵黨員干部牢記革命先驅的不朽功績和崇高精神,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具有積極意義?!犊嚯y輝煌》自出版以來已經連續印刷30次,印數突破百萬冊,然而市面上還是供不應求,甚至在當當網上都一書難求。 金一南的《苦難輝煌》最初并沒有在報紙和媒體上宣傳,寫成之后也沒有請名人或有身份的人寫序,那么,這本書是怎么火爆起來的?
?
原來,金一南這本書的最先宣傳者是他哥哥金一明。這本書沒出版前叫《狂飆集》,金一明看后就覺得非常好,他當時在軍訓部當政治主任,搞政治工作,在該書出版后他馬上買了60多本,送給周圍的同志,大家都很欣賞,后來他又買了400多本,單位幾乎每人一本。
社會上最早關注這本書的,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慶紅同志,應該說是曾慶紅首先發現的。一天他在街上逛書店,看到這本書,就買了一本,覺得很好,然后又買了40多本送人,還給江澤民同志送了一本。江澤民同志看后說書寫得好,就是字太小了,我拿著放大鏡看,太費勁。曾慶紅于是約請金一南在一個飯店吃飯,金一南過去跟曾慶紅沒有直接交往過,當即感到很突然,不知曾慶紅約他吃飯有什么事,當時金一南還正在開會,就說我到六點多鐘才有時間,后來說讓黨史研究室的一個副主任來接他。金一南看無法推辭,就說不用接我,到時候我就去了。不料那個研究室副主任很早就來到了國防大學,金一南沒有辦法,只好讓自己的司機在那里陪著,他當時還正在講課。一直到下午六點多鐘講完課以后,他才到飯店去吃飯。
去時還提了一個大箱子。曾慶紅同志說,你怎么還提了一個大箱子?金一南說:里面有我的軍服,還有我的文件,我不敢放到車上。曾慶紅同志在吃飯時,對金一南說,他是在書店里發現《苦難輝煌》的,看過以后,說他還要看第二遍,并傳達了江澤民同志看過以后的意見。后來金一南就跟出版社商量出了大字本。
有一天,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也找金一南聊天,就聊這個《苦難輝煌》,問你怎么想到要寫這本書的,聊了一上午。王岐山同志最后給金一南說,我下午有會,要不我真是不舍得你走,我以后還要找你。他說開國務會的時候,我買了30多本,每人送他們一本,讓他們必須看。有一次,臺灣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嚴來國內訪問,胡錦濤同志接見了他,王岐山同志當時也在,告別走的時候,王岐山同志送給他一本《苦難輝煌》,對他說:“你要是看了這本書,你就知道你們蔣家王朝為什么跑到臺灣去了。”
原文化部部長王蒙同志看了金一南的書,建議北京衛視把《苦難輝煌》拍成電視片,北京衛視于是找到金一南,把名字改為《走向輝煌》,拍了24集專題片,每個星期天在電視上播放1個小時。金家有個從美國回來的親戚,送了一張光盤給金一南的母親鄭織文,鄭織文問這是什么?他說這是美國出的,金一南在美國的講課。鄭織文笑說道,我還用你送這個?那親戚說:我要向你證實一下,讓你看看,現在臺灣也有很多。那天那親戚說:《苦難輝煌》很少能夠在網上買得到,他們在街上買不到,那天他在網上訂購,說要訂10本,但是當當網上只能訂1本,后來鄭織文給金一南打了個電話,說你給出版社打個電話問問,怎么搞的?金一南把此事反映給出版社社長,那社長給他發了一個短信,說現在已經出了20多版了,發行早就超過50多萬本了。他們根本沒想到這本書會這么火。
湖南省委書記打電話給金一南,說習近平同志買了很多你的書送給我們,我看了以后,覺得你必須到我們這來講一次課,說說你為什么要寫《苦難輝煌》!他說你要給宋平同志送一本,宋平同志要這個《苦難輝煌》,你把這個大字本送給他一套,金一南說可以。后來王岐山說:你要寫上“宋平叔叔”,金一南說那樣不合適吧?王岐山說你聽我的沒錯,他知道你爸爸,他肯定比你爸爸年齡要小,你還是寫上“宋平叔叔”,我去送給宋平。送書后不久,宋平還讓秘書給金一南打了個電話,說感謝金一南寫了這本書。
據說中共中央政治局開會決定,在慶祝建黨90周年之際,全黨上下要把《苦難輝煌》作為一個學習的重點。
曾慶紅同志已經讓紀錄片廠把《苦難輝煌》拍成記錄片,據說大約要拍一年時間,拍攝組要到長征路上去拍攝。
2013年5月3日,12集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苦難輝煌》終于在央視開播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歷史畫面直擊當代人的心靈。它毋寧是悲壯對忘卻有力的撞擊,歷史對現實沉重的叩問。那是一個熱血噴張的時代,那是一個狂飆突進的時代,那也是一個民族精神崛起的時代!是什么讓先輩們在那樣艱苦的環境里懷揣救國救民的思想?是什么讓先輩們在缺衣少糧的困境下依然敢打敢拼,決不投降?是什么讓先輩們在生死存亡緊要關頭,力挽狂瀾,從苦難走向輝煌?我們從《苦難與輝煌》魅力記錄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今天要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需要信仰的力量?!犊嚯y輝煌》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物質不滅,宇宙不滅,唯一能與蒼穹比闊的是精神。”一個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沒有精神的崛起,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國防大學政委說:“這本書,看似講過去,實則講今天,看似問現在,實則問未來。”我們永遠不能因為匆忙、因為物欲、因為不信、因為太快太遠,忘記了出發的初衷。望著先輩們遠去的背影,看似苦難離我們遠了,輝煌離我們近了,可如果我們墮落了,沒了信仰,丟了百姓,回到苦難也許只是一夜間的事!
頻道推薦/
精選酷圖/